日前,商務部等多部門共同指導舉辦“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”活動,旨在緊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節日市場需求,推動實現消費場景應用創新、城鄉市場聯通和網絡消費環境優化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,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。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,各地有序復工復產,多項高頻指標顯示當前消費正穩步復蘇。春節一向是傳統消費旺季,“家家戶戶辦年貨”是春節亮麗的風景線,應緊抓春節將至的有利契機,順應經濟回暖趨勢,以年貨消費助燃市場“煙火氣”。
豐富商品供給,推動品質消費。瓜果糖茶、熏肉臘腸、新衣物等,曾是置辦年貨的“標配”,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、購買力增強,消費觀念逐漸發生變化,越來越多新商品被列入年貨采購單。例如,比起去飯店聚餐,一些消費者傾向購買預制菜,和親人在家輕松烹制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大餐。預制菜行業應加大菜品研發力度,盡快推出種類豐富的商品,滿足不同群體個性化口味需求。面對新需求,年貨市場的傳統商家要轉變經營思路,不斷開拓新品種,提升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。
弘揚傳統文化,創新消費模式。春節是中華民族的標志性節日,承載著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。弘揚傳統文化并非墨守成規,需要推陳出新,走好創意消費之路。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蘊含的商業價值,為年貨經濟增添文化底蘊。如兔年春節將至,“兔元素”行情看漲,商家不妨多開發兔年主題的新國潮服飾、風格獨特的兔子玩偶、兔年民俗書籍等新潮商品,滿足市場需求??赏ㄟ^舉辦燈光秀、創意文化美食節、夜游民俗館等活動,讓人們一邊置辦年貨,一邊沉浸式品味傳統文化魅力。網絡平臺可策劃“答題抽紅包”“寫對聯送免單”等活動,讓用戶既得實惠、又學到年俗知識,收獲雙份快樂。線上線下齊發力,把先進技術、潮流玩法與傳統文化要素相結合,進一步激發節日消費活力。
落實配套保障,助力安心消費。以年貨經濟助燃消費市場“煙火氣”,健全的配套保障機制不可或缺。針對春節周期消費高峰,未雨綢繆統籌布局,強化跨部門協同,及時化解商品生產、物流運輸、市場銷售等各環節存在的堵點難點,確保年貨消費市場有序運轉。加大監管資源投入,堅決打擊市場違法違規亂象,為維護消費者權益筑牢“防火墻”。督促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等壓實管理責任,從嚴規范商家經營行為,讓消費者安心置辦年貨,過一個幸福美滿的兔年春節。